官方客服QQ:
212665822

置顶

学科融合《中秋知多少》

总课时:6课时

课程学分:0.3分

学习人数:15人

讲师:

申请时间:2018-11-14

课程评价:  

课程活动分享课程收藏课程

课程需求

1、教材重置:教材上本课内容为插入文字与添加图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处理,结合《中秋节知多少》的大主题,将知识目标缩小为“用选定图片做幻灯片背景”,对教材进行了调整。 2、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语文、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四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内部整合。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任务抛出的时候,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5、讲练结合: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学生练习操作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避免随口提醒全体学生注意,或打断全体学生的操作进行讲解。主要介绍用图片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和插入文字与添加图片,考虑到传统节日——中秋节,以《中秋知多少》为大主题,学生们进行系列活动。以“中秋文化”中溯源中秋、中秋习俗、诗画中秋、北京中秋、情满中秋五大板块进行,例如:“中秋古诗词”“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习俗”、“月饼的传说”等主题,培养学生对民族节日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热爱。

课程目标

本节课进行的知识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和演示文稿作品创作的一般过程方法是后续学习中作品任务完成的重要基础;同时本节课中的主题确定、框架规划等内容是本单元作品创作的重要开端,是完成单元作品任务的重要基础。学生关于信息技术课上制作作品的一般过程步骤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进行过清晰的梳理总结,在作品制作中容易出现盲目制作、千篇一律、半途而废的现象。

课程内容

现场教学《中秋知多少》

课程安排

1、现场教学 2、研讨

课程活动

授课讲师

教育学院

讲师

焦玉明:高级教师,丰台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技术学科兼职教研员,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作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参与了“国培计划”2010年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录制与在线辅导答疑。多次参与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与修订。自2004年起连续多届被评为市、区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