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客服QQ:
212665822

置顶

“社会大课堂”资源的课程化实施(二)——(文化领域)

总课时:12课时

课程学分:1.2分

学习人数:40人

讲师:任平

申请时间:2013-02-28

课程评价:  

课程活动分享课程收藏课程

课程需求

随着社会大课堂资源的引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我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古代建筑、民间艺术馆等。社会大课堂资源的开发,使学生学习活动从传授和训练类活动转向体验和探索类活动。从课内转向校外。这些变化,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资源。然而要想将这些资源有效,转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受到教师现有课程实施能力的制约。如何培训教师的专业化设计、指导能力呢?只有努力提高教师社会资源课程化的实施能力。所以要设计此课程。 培训形式:培训主要选择走进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实践活动。交流研讨、自主设计课程等形式。

课程目标

1.利用社会大课堂中传统文化的资源合理开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有效设计和实施课程方案,使课程设计符合学生特点,体现实践性的特点。 3.能正确指导学生活动。能科学评价学生活动。

课程内容

一、参观古建筑、民间传统工艺,现场观摩活动。 1.实地参观,听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2.观摩一个学生实践活动,思考:如何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实践活动点评与研讨。 1.教研员点评实践活动,揭示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实施的基本模式。 2.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

课程安排

培训共安排8学时,共0.8学分 上午:参观,现场观摩活动。 1.实地考察,听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 2.观摩一个学生实践活动。 下午:实践活动点评与研讨。 1.实践活动点评,揭示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实施的基本模式。 2.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 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分班情况

1班

课程活动

第1节  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实施(二)文化领域之一【2013-05-29 星期三】
目的: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实施(二)文化领域之一
内容: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实施(二)文化领域之一

授课讲师

任平

讲师

任平: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