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时代,中国教育尚处在很不发达的初始阶段,文、史、哲等诸多学科尚未精细划分。孔子也就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系统而完整的语文教育教学专论。但是,其散见于《论语》全书中看似零碎的语文教育教学论,却似鲁殿灵光,至今有力而清晰地启发着我们现代人的语文智慧。当年的孔子在认识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深度和广度上,在揭示总结语文学科教学方法、规律上,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看似系统完整的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专论。先圣某些精湛的语文教育见解,令我辈现代语文人至今仍有醍醐灌顶之效,对语文教学有很深的启示。
发掘《论语》的教育价值,提高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认识和理解;拓宽教师的文化知识视野,使其逐步增强自身的增强文化底蕴;增强语文教师的思想高度,提升教师对语文本质规律的认识,在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加以改进;指导教师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优秀文化经典作品教学案例、名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及相关课堂生成资源等),结合各个学校的不同学情,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精选《论语》中的经典语录,从两方面指导学生。一、孔子重“仁德”不轻“言文”。孔门言语教学具有一种超越历史的普适性、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二、孔门弟子主要值得我们借鉴的阅读“诗(文学作品)”方法。如:“游于艺”与“兴于诗”。首先,《述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次,孔子将“诗”(文学作品)的阅读功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一、在感发联想中阅读。其二,在学与用中阅读。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孔门的审美鉴赏标准问题。
2013年9月,《论语》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管然荣,中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至今已有24年一线教学经历和近7年教研培训经历,在教学教研两方面均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曾获得过“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已在核心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媒体转载;应约为多家出版社主编或编写各类语文书稿数百万字;学术专著《语文教学知与行》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参与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及其教师用书的编写,被人教社中语室聘为新课程培训
教师培训 | 丰台区学科教师育德能力提升项目开展专题讲座
2024-01-11 14:02
教师培训 | 遇见“春苗”——春苗展风采 聚力共成长
2024-01-11 14:01
课程改革 | 支梅院长在202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暨教研工作会作主题分享
2024-01-11 13:59
课程改革 | 强化学科组建设 提升教研专业引领力
2024-01-11 13:58
教师培训 | 开展集群联合工作坊研修 共促校本研修课程化建设——丰台镇、南站教育集群校本研修课程化建设专题工作坊纪实报道
2024-01-11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