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学经常开展的展示课(或称为“优质课”)活动,由于缺乏研究成分而且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授课教师往往以排练方式重复“表演”,使得许多“展示”异化为“做秀”。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事后却只用短短 30 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事先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
营造以人为本、互相关怀的教研文化和同伴互助的氛围,建立一套独立于教师考核体系之外的教学教研评价体系,让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和合作学习。组织教师围绕问题进行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讨论”和“对话”,展开充分的交流。使课例研修的评价也能成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常规活动。成为授课教师、同行教师和评课专家共同研究的对象,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暂无
1、问题式课例研修: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归纳法)。 2、主题式课例研修: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演绎法) 3、混合式课例研修:上述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例如,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发现和归纳出一批问题,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课例;若课例问题具有共性特点(多数教师共同困惑或感兴趣的、跨学科的),便形成了某个主题;组织教师继续围绕主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课例研究。
暂无
教师培训 | 丰台区学科教师育德能力提升项目开展专题讲座
2024-01-11 14:02
教师培训 | 遇见“春苗”——春苗展风采 聚力共成长
2024-01-11 14:01
课程改革 | 支梅院长在202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暨教研工作会作主题分享
2024-01-11 13:59
课程改革 | 强化学科组建设 提升教研专业引领力
2024-01-11 13:58
教师培训 | 开展集群联合工作坊研修 共促校本研修课程化建设——丰台镇、南站教育集群校本研修课程化建设专题工作坊纪实报道
2024-01-11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