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客服QQ:
212665822

置顶

2016-2017学年度初二物理课例研修

总课时:12课时

课程学分:0.6分

学习人数:110人

讲师:刘畅

申请时间:2017-01-09

课程评价:  

课程活动分享课程收藏课程

课程需求

目前中小学经常开展的展示课(或称为“优质课”)活动,由于缺乏研究成分而且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授课教师往往以排练方式重复“表演”,使得许多“展示”异化为“做秀”。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事后却只用短短 30 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事先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

课程目标

营造以人为本、互相关怀的教研文化和同伴互助的氛围,建立一套独立于教师考核体系之外的教学教研评价体系,让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和合作学习。组织教师围绕问题进行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讨论”和“对话”,展开充分的交流。使课例研修的评价也能成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常规活动。成为授课教师、同行教师和评课专家共同研究的对象,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课程内容

暂无

课程安排

1、问题式课例研修: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归纳法)。 2、主题式课例研修: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演绎法) 3、混合式课例研修:上述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例如,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发现和归纳出一批问题,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课例;若课例问题具有共性特点(多数教师共同困惑或感兴趣的、跨学科的),便形成了某个主题;组织教师继续围绕主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课例研究。

分班情况

1班

课程活动

第1节  区级研讨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017-04-06 星期四】
目的:区级研讨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内容:区级研讨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第2节  区级研讨课1、汽化和液化 2、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2017-04-06 星期四】
目的:区级研讨课1、汽化和液化 2、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
内容:区级研讨课1、汽化和液化 2、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
第3节  区级研讨课 第八章第一节光的传播【2017-04-13 星期四】
目的:区级研讨课 第八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内容:区级研讨课 第八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4节  第七章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2017-04-20 星期四】
目的:第七章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内容:第七章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5节  第四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液化)【2017-04-20 星期四】
目的:第四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液化)
内容:第四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液化)

授课讲师

刘畅

讲师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