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11-17 17:17:32 作者:韩丹丹 来源: 教师研修 浏览次数:
我在本次课的学习主要收获是初一上学期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内容主要包括:1.小学几何内容和要求;2.对初中几何的整体认识;3.几何起始章节需要做好的几件事;4.人教版与京教版的差异;5.本章的整体建议;6.本章的具体建议。
1.小学时,学生1-3年级经历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4-6年级时探索了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2.初中数学对几何的要求是研究自身特征,也就是形状、数量;图形间的关系,也就是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3.分析图形的方法:一个图形有什么?第二个图形的介入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形成的新问题是什么?
4.学好初中几何的关键是: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阐述隐藏在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系统。
5.要注重给学生树立规范。包括:解决问题基本的程序,建立对于平面几何的认识的步骤,即就图说性质,两个图形说关系及形成的问题。要求句句有据,描述清晰,准确。
6.注重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培养数形结合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画出高质量的几何图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应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画图要认真,图应该画得清楚、干净,并能很好地表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画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该具备的一定绘图技能,另外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就是本次学习的几点收获与心得,相信能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加以实践,从而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